EN
CN
CN EN
2023.02.23
来源 : CMC资本

640.jpg


本文编辑内容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李沛沛 姚亚楠 每经编辑 彭水萍

2023年开年,ChatGPT迅速火遍全球,短短两个月时间月活突破一亿,成为被载入史册的应用之一。

ChatGPT的大火引发了全球科技巨头的一场“军备竞赛”,国内的“中国版ChatGPT”争夺战也是一触即发。

在国内众多大厂中,百度是最早做出明确表态的公司之一,2月初就正式宣布将在3月上线百度版ChatGPT“文心一言”,打响第一枪。

接下来,华为、腾讯、阿里、京东云也都公布了自身在相关领域的布局情况,还有消息传出称字节跳动的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有开展类似ChatGPT和AIGC的相关研发。

作为长期关注AI赛道、走在第一线的机构投资人,对于AI大模型和“中国版ChatGPT”也保持着高度关注。我国什么时候才能拥有自己的“超级大脑”AI大模型?需要在哪些方面实现突破?目前面临的挑战又有哪些?CMC资本对于“AI+”领域也高度关注,并且在2021年就开始关注AI大模型的能力和应用。作为一家投资机构,CMC资本在这个行业“潜”得很深,不仅参与孵化了上海数字大脑研究院,也在这个领域内做一些相关的覆盖和投资。

针对这些行业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近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CMC资本董事总经理易然,就以上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2.jpg


易然  Yi Ran


CMC资本 董事总经理

专注投资领域:基础软件、云计算、TMT、B2B、生成式AI


以下是本次采访的问答编辑内容:

记者:

未来国内一定会有自己的AI大模型,并且也一定会诞生自己的ChatGPT。您觉得打造AI大模型和“中国版ChatGPT”是否会现实?

易然:

对于我们做出自己的AI大模型,我其实更乐观一些,这完全是一个资源和时间的问题,而且不会差太远,我们之前和一些模型层的创业者、学者都有过交流,从技术的了解程度和人才储备来说,我们其实并不差。此外,现在关于模型构建方面的学术交流也很开放和活跃,我们可以做一些参考。

记者:

国内巨头已经纷纷入局,那么要做出ChatGPT这样的现象级产品,目前还有哪些现实的挑战摆在眼前呢?

易然:

国内的公司此前在这个领域已经有一些探索了,如果要达到类似ChatGPT的效果,还需要更多资源和时间的投入。当然像芯片等方面可能会面临一些阻碍,但是应该也会有一些其他的解决方法。未来,我会继续关注模型层的演变,尤其是开源对模型层带来的影响,科技大厂在训练上取得了一些初步优势后可能通过开源的方式去降维打击。创业公司如何更好地利用开源的模型,能否构建出属于自己垂直领域、更精细化的小模型也值得期待。算力这块可能会面临卡脖子的问题,而且除了硬件方面,可能还有一些比如说计算框架层面这些软件层面的问题需要去解决。当然我们也看到,中国的GPU近年来也在快速发展中,所以我觉得国内的企业还是有实力可以去做的。

记者:

VC为什么“不喜欢”投AIGC的项目?

易然:

模型层的创业从现实来说是很有挑战。不仅国外,中国的大厂其实也有很多的积累和资源在模型层;除了竞争,成本投入、商业模式的结合等问题也比较突出,不是那么适合普通创业者去做,尤其做一个"me too"的产品意义不大。但如果能在模型层有重大breakthrough的话,那肯定是激动人心的,我们也非常期待出现这种拒绝平庸的创业公司。

记者:

当AI大模型成为普惠能力,创业公司如何构建护城河?


易然:

AIGC大多数应用可能会来自于面向企业或者面向生产力的领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TO B,这种情况将倒逼创业者去找到一些垂直的场景做深度结合,甚至阶段性地做一些“粗活”和“重活”。这是中国企业服务的特色,可能没法像部分国外公司那么幸运,只做好通用性比较强的纯软件产品或工具就可以。


目前,CMC资本一方面高度关注AIGC在模型层的演变,另一方面也结合兄弟公司华人文化集团公司在游戏、文化等内容行业的传统优势,沿着产业布局的思路去找到那些具备真实终端需求、客户愿意为之买单的应用产品与公司。